有做,是一种态度。职场有两句话,第一句,老板永远是对的,第二句,如果老板错了请看一。首先是心态的改变和端正。任何公司的内部机制和管理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,这个需要我们去理解,用理解和改善的心态帮助公司成长,促使自己成长。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,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好事情。公司给了我们一个平台,能不能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靠的是自己。
做对,是一种能力。做对是看结果是否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,如果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,就是没有做对。每件事情能够做到又快又好又省钱,这是让每个老板高兴的事情,却又是让每个员工伤脑筋的事情。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,是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好迎难而上,还是找无数借口想法推脱,这就是能力的体现。做任何事情,从找对目标开始,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,按计划执行,做事讲次序,工作有条理,经常思考和总结,改掉工作中的坏习惯。通过以上的方式我们不断积累,提高自己把事情做对的能力。
做完,是一种责任。事情虽然做了,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种应付工作的态度比拒绝执行更加可怕。如果你拒绝执行,管理者会找一个人来替换你的工作,而应付者则从一开始就蒙住了上级的双眼,让危害在最后时刻爆发,到时再想挽救,就难如登天。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员工:他们每天按时打卡,准时出现在办公室,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;每天早出晚归、忙忙碌碌,却不愿尽职尽责。对他们来说,工作只是一种应付:上班要应付、加班要应付、上司分派的工作要应付,顺理成章地,工作检查更要应付,甚至就连睡觉时也要忙着应付——想着怎样应付明天的工作。一年365天,一天24小时,一小时60分钟……在应付中生活,与应付相伴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而从不打算去认真、踏实地做好一件事,没有奋斗目标,没有成就感,终日心思惶惶,过着辛苦的生活。应付了事,是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。
做好。是一种提升。怎样算做好?有做与做完是数量层次;而做对、做好是质量层次,不容易从表面去观察,需要更进一步的方法。而且做对、做好通常是由人的感受来决定,所谓的“客户满意度”通常指的就是是否做对、做好。举个例,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,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,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,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彻底清查,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,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,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,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再举个例,在工作中同事使用电脑软件上遇到一些问题,资讯人员帮忙弄好了就离开了,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再来帮助处理。这样是有没有做,有没有做好?答案是:有做,但没有做好。如果我是技术人员,我们可以教他处理的方法,遇到类似的问题,他本身就会了可以自己解决,而我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其它的事情。那我这样做有没有算做好?回答是:有做,但没有做到更好。我可以将这个问题做成一个案例成册。利用学习的时间对大家进行讲解或利用BBS、邮件等形式告之更多的人。这样我就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。当然还有更多的改善空间。
人人都说先学做人,然后再谈做事,我认为是把次序搞颠倒了。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好员工呢?好员工的标准就是把事情做好。因为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,把事情做对、做完、做好就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好员工的标准。因为一个好员工一定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,是个言出必行的人。了解做事的事理,把事情做得彻彻底底,才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。
感恩的心态回报公司,长远的心态共同成长。
学习的心态提升能力,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。
评论